总是自嘲自己是个半专业选手,充其量顶多是“赛车手里文章写得的,而又是写手里赛车的。”而这一次,在这样一个星光熠熠的国际舞台上,韩寒的风头毫不逊色众多世界车坛名流。
关键词:卡丁车
在韩寒看来,几乎所有的无论方程式还是拉力赛的车手都是从卡丁车开始。
一个后来被改成桑拿洗浴中心的小卡丁车馆,曾是韩寒走上赛车生涯的站。
当时连同韩寒在内有三个人属于这馆子最快的业余车手。
三人常常轮换,前三已经挤不进别人的名字。最狂热的时候,韩寒甚至出差回家后,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放,就直奔车场,“有时没有开门或者被包场,但是我强烈要求,所以每次都能如愿。”韩寒记得,那时候自己和那位四十多岁的大哥争夺最为激烈,为争,互不相让。“一辆车摧残一晚上,经常是直到开坏为止。”
关键词:烧钱
赛车是个费钱的爱好。很多人都问过韩寒同样的一个问题:如何负担玩赛车?
答案是,“我的收入就是书的版税,我没有商业头脑,股票、基金从来不买,玩赛车是最费钱的,弄得家里常常揭不开锅。”
韩寒告诉记者,其实赛车手的收入很少,还不如一般白领的收入,“我自己从不做任何商业活动,每年推掉很多,光这些广告收入就有300多万,我怕干了就收不住。”韩寒还经常把钱借给朋友,但是由于心软,也不好意思催别人还钱,“而我自己借了别人的钱总是一天之内就还的。”
关键词:差距
总是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,瘦弱的身形、身上浓郁的书卷气,让眼前的韩寒与其他车手有明显的区别。
他很专业,作为一名职业车手,韩寒虽然在国内车坛还算不上高手,但他对赛车职业的热爱却是的:无论到哪里,都必定穿着车手服。“车手就该有车手的职业习惯。”韩寒给出了这样的解释。
在“国家杯”半决赛被新科F1世界巴顿挡在决赛门外,韩寒在心服口服的同时也表示,能够举办ROC这样的高水平比赛,无疑是中国赛车运动的幸事。韩寒说,“像ROC这种比赛,不仅规格高,而且能让中国车手长见识。至少我现在已经知道了,要怎么来开这种车,以及变速箱在哪里。”作为纯粹的中国车手,韩寒想得更多:“我觉得还是技不如人,如果再多熟悉一下赛车会更好,但这已证明了我们不比外国车手差太多。”